胶质瘤的假性进展,顾名思义,就是不是真复发,尤其随着放疗、替莫唑胺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面越来越大,胶质瘤的假性进展比例越来越高,有学术文章统计说20%-40%,在有甲基化患者中,这个比例甚至达到90%。 胶质瘤患者在放疗后很快出现原有影像学增强病灶面积变大的现象,甚至出现新的影像学增强病变,但未经任何进一步治疗即可逐渐减退,这一表现酷似肿瘤进展,被称为假性进展。改现象在1979年由Hoffman WF 第一次描述,随着胶质瘤放疗及同步化疗病例的增多,2004年由de Witt 重新提及该现象。 假性进展多见于放/化疗后3个月内,少数患者可见于10-18个月内。常表现为病变周边的环形强化,水肿明显,有占位征象,需要结合临床谨慎判断。对于高级别脑胶质瘤,氨基酸PET对鉴别治疗相关变化(假性进展、放射性坏死)和肿瘤复发/进展的准确度较高(2级证据)。 目前,鉴别假性进展并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,一般更多采用动态mri来进行鉴别。 另外,假性进展一般预示着比较好的预后。 |